管道所处的地理环境、土壤 / 气候条件直接决定测试桩的 “结构材质、安装方式、防护等级”,需重点关注 3 类环境差异:
1. 地理场景:区分 “城市管网” 与 “长输管道”
城市管网(如市政道路、小区周边)
环境特点:空间紧凑(需避免占用路面 / 绿化带)、第三方施工频繁(易被碰撞)、信号覆盖好(4G/NB-IoT 信号稳定)。
选择建议:
安装方式:优先选埋地式测试桩(仅露出接线盒 + 标识牌,不影响交通 / 绿化);
材质:选玻璃钢复合材料(抗冲击、重量轻,即使被轻微碰撞也不易断裂);
功能:若路段复杂(如临近商业区、施工区),可选 “智能测试桩”(实时报警第三方施工干扰)。
长输管道(如野外、山区、沙漠)
环境特点:间距远(运维不便)、无人值守、信号可能薄弱(部分区域无 4G)、气候恶劣(高温 / 严寒 / 暴雨)。
选择建议:
安装方式:选地面式测试桩(高度 1.2~1.5m,便于运维人员快速定位,避免被杂草遮挡);
材质:选不锈钢(304/316)或增强玻璃钢(抗紫外线、耐极端温度,沙漠地区需防沙,山区需防动物啃咬);
功能:必须带 “远程数据传输”(优先 LoRa/NB-IoT,若无信号可选 “存储 + 定期读取” 款),且供电模块选 “太阳能 + 大容量锂电池”(野外无市电,需保障续航 6 个月以上)。
2. 土壤 / 腐蚀环境:重点看 “腐蚀性强弱”
低腐蚀环境(如黏土、砂质土壤,土壤电阻率>100Ω・m):普通材质(玻璃钢)+ 基础功能即可;
高腐蚀环境(如沼泽、盐碱地、沿海地区,土壤电阻率<20Ω・m):
材质:选316 不锈钢桩体(抗盐碱腐蚀),接线端子需镀镍 / 镀金(防止端子氧化导致接触不良);
功能:额外增加 “土壤电阻率实时监测”(综合测试桩),便于动态调整阴极保护参数。
3. 特殊场景:针对性防护
穿越河流 / 湿地:选 “防水等级 IP68 的接线盒”(避免雨水 / 地下水渗入),桩体底部需做防冲刷处理(如加装混凝土基座);
北方严寒地区:智能测试桩需带 “锂电池保温模块”(防止低温导致电池亏电),桩体避免选脆性材质(如普通塑料,低温易裂)。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