架桥机的高效保养是保障桥梁施工安全与效率的关键,需建立 "日常巡检 - 定期维保 - 专项检修" 三级体系,针对机械、液压、电气三大系统制定差异化保养策略,通过制度化操作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故障风险,具体实施要点如下:
一、基础保养的核心工作项
清洁与润滑标准化每日作业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机身表面混凝土残渣(水压≤8MPa,避免直射电气接口),重点清理支腿底部防滑垫板缝隙中的杂物。所有润滑点(轴承、齿轮、销轴)需按周期加注指定油脂:开式齿轮用钙基润滑脂(每周一次),液压油缸导向套使用高温锂基脂(每孔作业前涂抹),润滑前需清除旧油泥并检查润滑通道是否堵塞,确保油脂渗透到位。
连接部件紧固要求每周用扭矩扳手检查关键螺栓(支腿连接螺栓、吊梁小车轨道压板螺栓),初拧扭矩按设计值 80%、终拧 100% 执行,发现锈蚀螺栓及时更换(禁止涂抹润滑油后直接紧固)。销轴类部件(如支腿铰接点)每周用锤子轻敲检查,间隙>2 毫米时需更换衬套,确保连接刚性。
二、核心系统的分级保养
(一)机械系统深度维护
行走机构保养每月检查行走轮踏面磨损(磨损量>5 毫米或出现偏磨),轨道接头处高低差>3 毫米需打磨平整,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每 20 小时涂抹齿轮油(黏度等级 GL-5 85W/90),清除啮合间隙中的铁屑(允许残留杂质粒径<0.1 毫米)。
卷扬系统检修卷扬机卷筒钢丝绳排列不整齐时,需停机重新排绳(禁止带载调整),卷筒壁磨损>10% 公称厚度必须更换。制动刹车片厚度<原尺寸 2/3 或表面烧蚀时,同步更换两侧刹车片并调整制动间隙至 0.8-1.2 毫米(用塞尺校准)。
(二)液压系统精密养护
油液品质管控每 50 小时用便携式污染度检测仪检测液压油(NAS 等级需≤9 级),水分含量>0.1% 时启动在线过滤装置,持续循环 4 小时后复测;油箱油位低于刻度线 1/3 时,需加注同牌号新油(禁止不同品牌混用),加油口必须使用 10 微米级过滤器。
密封与管路检查每周擦拭油缸活塞杆并观察是否有油膜(轻微渗油需记录,滴落状漏油立即更换密封圈),高压油管表面裂纹>管径 10% 或弯曲半径<10 倍管径时更换,软管接头力矩需符合厂家标准(用专用扳手拧紧,避免过度受力)。
(三)电气系统状态管理
线路与元件维护每周用万用表检测控制回路电压(波动 ±5% 以内),接线端子排用压缩空气吹扫,端子松动(晃动幅度>1 毫米)时重新压接,老化破皮的线缆需整根更换(禁止绝缘胶带简单包裹)。
智能设备校准倾角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每季度用标准仪器标定(偏差>1.5% 满量程需返厂维修),摄像头防护罩用酒精棉擦拭,确保监控画面无模糊盲区,应急开关每月测试一次(响应时间<0.5 秒)。
三、周期性保养计划制定
保养工作按时间周期分层实施:
日常保养:清洁机身、润滑点补脂、空载试运行 10 分钟,检查各机构运行异响(分贝值>85dB 需排查)。
每周保养:紧固连接螺栓、检测钢丝绳断丝(单股断丝>2 根预警)、液压油液位校准。
每月保养:行走轮磨损检测、减速机换油(首次 50 小时,后续每 200 小时)、电气绝缘电阻测试(≥2MΩ)。
季度保养:支腿钢结构探伤(重点焊缝)、传感器全面校准、备用电源放电测试(持续供电≥30 分钟)。
年度保养:整机结构应力检测、密封件批量更换、控制系统软件升级。
四、特殊工况应对措施
长期停用保养停机超过 15 天时,需排放液压油箱底油(含水量>0.2% 时彻底清洗),钢丝绳涂抹防锈油并包裹防潮布,支腿油缸缩回 2/3 行程并锁定,电气柜内放置防潮剂(每周更换一次)。
极端环境作业后雨季施工完哔需用压缩空气吹干电气接口,海边作业后用淡水冲洗机身表面盐分(24 小时内完成),冬季启动前预热液压油至 25℃以上(通过油箱电加热装置),避免低温黏滞导致元件损坏。
五、保养记录与改进
每次保养需填写《设备维护档案》,详细记录保养时间、更换部件型号、检测数据(如螺栓扭矩、油液污染等级)及异常处理过程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,对高频故障部件(如钢丝绳、密封件)建立寿命数据库,提前制定更换计划,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保养的转变。
实践证明,严格执行保养规程可使架桥机故障率降低 60% 以上,关键部件寿命延长 30%。保养工作的核心在于 "精准化操作 + 制度化执行",通过将技术要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步骤,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况,为桥梁工程的安全高效推进提供坚实保障。
公司网址:www.ksqzjzl.com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